上海懿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年行业专注
大型项目BIM解决方案
021-54282388
您的位置: 首页 > BIM百科 > BIM 全面解读
BIM 全面解读
文章出处: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4-08-01 点击数:
一、BIM的定义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简称 BIM),其概念最早由美国乔治亚技术学院建筑与计算机专业的查克伊斯曼博士(Dr. Chuck Eastman)在30年前提出。它是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周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可以理解为它是一个包含了海量建筑相关数据的数字化模型,涵盖从设计规划到拆除的全流程信息。


二、BIM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美国“BIM之父”乔治亚理工大学(Georgia Tech College)Chuck Eastman教授首次提出Building Description System,为BIM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同一时期,美国学者Robertaish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Building Modeling” 。1992 年,G.A. Van Nederveen 和 F. Tolman 第一次正式提出了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概念。


在软件发展方面,20世纪80 - 90年代,苏联有两个编程天才的工作为当今BIM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1984 年,物理学家Gábor Bojár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创立了Archicad私营公司,其软件最终成为第一个能在PC上使用的BIM软件。1985年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TC)成立,并在1988年发布了第一版Pro/Engineer 。2000年Revit诞生,2002年欧特克收购了Revit的母公司,开始大力推进Revit 。


三、BIM的关键特征与优势


  1. 可视化: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二维图纸,让建筑项目在各个阶段都能以逼真的三维形式展现。

  2. 模拟性:包括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传导模拟、施工模拟等,能提前发现设计和施工中潜在的问题。

  3. 协同性:各参建方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全过程通过一个信息模型协同工作,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沟通,打破信息孤岛。

  4. 优化性:可对设计方案、施工流程等进行优化,如进行碰撞检查减少设计错误,精确计划减少浪费。

  5. 成本控制与进度控制:BIM 模型可精确提取工程量信息,结合进度计划信息能实时模拟工程进度,便于成本和进度管理 。


四、BIM在各阶段的应用


设计阶段
利用BIM技术对项目的设计方案可行性进行验证,对场地环境进行分析(如坡度、坡向等),对建筑物的物理环境(如气候、采光、通风等)模拟分析,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可以进行模型深化、一致性检查、碰撞检测、三维管线综合等工作。


施工阶段
施工深化设计、施工场地规划、施工方案模拟。施工单位可基于BIM模型进行施工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例如利用模型进行材料精确算量采购;通过模拟施工过程提前发现施工难点和安全风险;对施工现场进行高效的可视化管理。


运维阶段
基于竣工模型搭建运维管理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空间管理、资产管理、设备管理、能源管理、应急管理等。实现对建筑设施的高效维护、降低运营成本、延长建筑寿命等。


五、BIM在全球的发展现状


美国
作为BIM技术的最早实施者和长期的全球建筑产业排头兵,美国建筑业BIM的发展和推广政策采用政府部门示范引导结合工业界自主发展的创新扩散模式。美国军方各部门在建设项目中广泛应用BIM,如海军设施工程指挥部把BIM广泛应用于海军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的全生命期。


英国
是目前全球BIM应用增长最快且成效显著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BIM标准体系最健全及实施推广力度最大的地区。1987年,英国主要建筑业机构的代表联合成立了BPIC(建设项目信息委员会),1997年英国的BIM标准Uniclass发布,2011 - 2018年期间陆续出台一系列推动BIM的政策和标准 。


日本
早在上世纪的90年代日本就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的BIM软件。2008年底开始日本建筑行业的BIM应用迅速发展。


六、BIM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挑战


  1. 行业内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导致数据交互和共享存在障碍。

  2. 专业人才短缺,既懂建筑工程又精通BIM技术的复合人才匮乏。

  3. 初期投入成本较高,包括软件购买、硬件升级、人员培训等成本,使得一些中小规模企业难以快速推广。

  4. 知识产权和数据安全问题在协同共享过程中日益凸显。


展望
随着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融合,BIM将向着更加智能化、协同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未来BIM将不仅仅局限于建筑领域,可能会与城市规划、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深度融合,为人类创造更加智能、高效、绿色的建筑环境和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