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中国五冶集团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和丰富的城市基础设施经验,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上海市宝山区虎林排水系统控污调蓄池新建工程(除桩基工程)项目。这一工程不仅是上海市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更是宝山区提升水环境质量、守护长江生态廊道的关键举措。
项目地处上海中心城区边缘,紧邻虎林雨水泵站及居民区,既要克服复杂地质条件与深基坑施工风险,又要确保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化。五冶人以“打造百年工程、服务城市发展”为初心,以“绿色建造、智慧赋能”为理念,拉开了这场攻坚战的序幕。
技术突围:创新驱动破解施工难题
项目核心任务是新建一座调蓄规模6300立方米的初雨调蓄池,需在地下14.6米深处构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同步完成DN300放空管、智能除臭系统等配套工程。面对狭小作业面、深基坑支护风险及毗邻既有设施的施工限制,五冶技术团队以创新破局,构建起“技术先行、动态优化”的施工体系。
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密码”
调蓄池主基坑开挖深度达14.6米,属超深基坑工程,且周边存在既有雨水泵站管线,稍有不慎可能引发坍塌风险。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分层盆式开挖+整体浇筑混凝土支撑”工艺:将基坑划分为三层,每层采用中心盆式开挖,预留四周土体作为临时支撑,分阶段安装钢支撑并浇筑混凝土腰梁,形成复合支护体系。同时,依托BIM技术对支护结构受力进行动态模拟,结合实时监测数据调整开挖节奏,将基坑变形严格控制在3毫米以内,远低于规范要求。
调蓄池顶板钢筋施工
BIM赋能全周期管理
从图纸深化到施工模拟,BIM技术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针对复杂的地下管线交错问题,团队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建立既有设施模型,精准定位施工“禁区”;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利用BIM进行钢筋排布碰撞检测,提前优化节点构造,减少现场返工30%以上。此外,通过4D进度模拟,对混凝土浇筑、模板搭设等工序进行虚拟推演,科学制定“错峰施工、多线并进”的穿插作业方案,确保各专业无缝衔接。
调蓄池基坑支护效果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冰与火之歌”
2024年8月的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是项目里程碑之战。1956立方米混凝土需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成,且必须避免温度应力导致的裂缝风险。项目团队成立专项攻关小组,从原材料优选到配合比设计层层把关:采用低热水泥、掺入粉煤灰和缓凝剂,降低水化热峰值;预埋冷却水管,实时监测内部温度,实施“内降外保”温控策略。浇筑期间,40余名工人、12台泵车昼夜鏖战,技术员全程旁站,确保振捣密实度和表面平整度误差小于2毫米,最终实现“零裂缝”高品质交付,为后续施工树立标杆。
最大混凝土浇筑过程
铁军鏖战:与时间赛跑,与挑战共舞
虎林项目自开工伊始便面临“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的多重压力。五冶团队以“节点必保、使命必达”的决心,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春节坚守:安全与进度的双线攻坚
2024年春节期间,当城市沉浸在团圆氛围中时,虎林项目施工现场依然机械轰鸣。为确保深基坑稳定性,项目团队制定“春节特别保障方案”:领导班子带头值守,每日联合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基坑位移、支撑轴力等关键指标进行4次巡查;利用假期完成首层支撑体系验收,为节后全面复工抢占先机。期间,项目部还组织“工地团圆饭”“暖心慰问”活动,让留守工友感受“家”的温暖,凝聚起全员奋战的向心力。
领导班子带班检查
封顶决战:60天冲刺交出完美答卷
2024年四季度,随着“大干60天、冲刺全年旺”的号角吹响,项目进入封顶冲刺阶段。面对顶板结构跨度大、钢筋密集度高的挑战,团队将4000平方米作业面划分为6个施工段,实施“分区突击、流水推进”战术: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三班轮换,24小时不间断作业;采用盘扣式脚手架+铝合金模板快拆体系,将支模效率提升40%。12月5日,最后一方混凝土注入顶板,项目较原计划提前10天封顶,赢得业主“攻坚铁军”的赞誉。
最大混凝土浇筑完成
精益管控:以毫米刻度铸就品质丰碑
中国五冶始终将“品质工程”理念深植于项目管理血脉,在虎林项目中更以“超沪标、创标杆”为目标,构建起全过程精细化管控体系。
安全管理的“铜墙铁壁”
项目建立“网格化+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将施工区域划分为12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置专职安全员,依托“智慧工地”平台实时监控高风险作业;创新应用AI识别系统,自动抓拍未佩戴安全帽、违规吸烟等行为,实现隐患即时预警。针对深基坑、高支模等危大工程,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战演练,在宝山区住建委突击检查中获评“安全管理示范工地”。
应急演练
质量管控的“显微镜”标准
从钢筋绑扎的间距偏差到止水钢板的焊接质量,项目团队以“显微镜”般的严苛态度把控细节。首创“二维码追溯系统”,为每段防水卷材生成唯一身份标识,扫码即可查询材料生产、运输、铺贴全流程信息;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回弹-取芯双重验证,确保实体质量100%达标。在上海市水务质监站历次抽查中,项目关键指标合格率始终保持100%。
荣誉见证:口碑载道树行业标杆
2024年12月17日,宝山区给排水管理所的表扬信为五冶人的付出写下生动注脚。信中特别提到:“在8个在建调蓄池项目中,虎林项目在文明施工、进度管控、技术创新等维度综合排名持续第一,为同类工程树立了新标杆。”这份认可的背后,是五冶人无数个日夜的匠心坚守:为降低施工噪音,团队投入近百万元增设声屏障;为减少扬尘污染,安装智能喷淋系统与雾炮车联动除尘;更创新采用“模块化除臭设备”,将臭气处理效率提升至99.5%,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宝山区给排水管理所表扬信
随着主体结构封顶,这座深埋地下的“城市肾脏”已初现雏形。未来,调蓄池将承载起拦截初雨污染、调控管网负荷的重任:降雨初期,6300立方米库容可暂存含污染物的雨水,经沉淀处理后达标排放;汛期则能有效削减洪峰流量,将区域排水标准从“一年一遇”提升至“五年一遇”。据测算,项目运行后每年可减少COD排放量约120吨、悬浮物80吨,为苏州河支流水质改善注入强劲动力。
顶板混凝土浇筑施工
从第一锹土方开挖到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400多个日夜的奋战,中国五冶以“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铁军风范,在申城大地镌刻下新时代建设者的荣光。虎林项目的成功实践,不仅彰显了五冶在深基坑、水环境治理等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更探索出“智慧建造+绿色施工”的创新范式。展望未来,五冶人将树牢“现场决定市场”意识,始终坚持“履约、服务、满意”“项目有瑕疵,责任在乙方”理念,以严苛态度、超高标准打造百分百高品质现场,继续深耕城市更新与生态治理领域,用更多精品工程守护绿水青山!